2025汉服行业研究报告节选
(附完整报告下载)
汉服的概念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起源于黄帝时期,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 汉服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礼仪衣冠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汉服分为礼服和常服,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等类型。 汉服的市场规模预测 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蕴藏着时代传承的文化基因。文化自信推动青年人群体携民族情怀投身到这场文化复兴运动中来。参与新汉服运动的人数不断攀升,运动成效愈发显著,每个大、中型城市都涌现出多个新汉服民间团体,众多高校在近些年纷纷成立了新汉服相关的学生社团,整个新汉服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商启咨询预计,2030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将达到266.6亿元。 汉服的分类 “深衣”制 深衣制(上下连缝制),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男女均可穿,既可做礼服,又可日常穿。 “上衣下裳”制 衣裳制(上衣下裳分裁制),既把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是汉服体系中最老、最基本的服饰形制。 "襦裙”制 襦裙制(上衣下裳分栽制),“襦”即短上衣,腰间以绳带系扎,衣在内、裙在外。一般用于常服,普及面很广。 汉服的发展背景:技术发展 现代新兴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促进了汉服的广泛宣传。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精美且成本低的汉服配饰,利用5G和AR技术可以让中华传统文化作品生动,而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复原出土服饰,为汉服的设计和制作提供历史依据。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汉服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已成必然趋势。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汉服配饰,既可以同比例复制原模型,降低了人工、材料成本,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和DIY需求。 5G技术、AR技术 在中华传统文化作品中融入先进的5G和AR技术,将日常生活环境和虚拟物体叠加到同一空间,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数字化技术 利用Photoshop、服装CAD、CLO3D等数字化技术,对出土的服饰进行数字化复原,为汉服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汉服文化网络传播热度走势 2019年以来,三大央媒与“汉服”相关的传播持续上升。2022年上半年,汉服文化虽然受到大众关注,但热度上升缓慢。2022年7月,“迪奥疑似抄袭中国马面裙”事件成为汉服文化传播的“重要拐点”,将马面裙推向公众视野,推动汉服文化从小众圈层传播逐步迈向大众圈层传播。再加上2016年以来的明星/KOL发力推广汉服文化,推动新汉服热潮持续走红。 大众穿汉服的场景分布 国家媒体积极推广汉服文化,推动新汉服产业链发展。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三大央媒关于新汉服的报道持续上升,尤其自2021年以来,报道数量增长速度骤增。 汉服传播的渠道变化 新汉服爱好者第一次接触是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是他们获取新汉服相关信息的首选。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结合其平台能力,快速实现小众群体在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平台的聚合,以此在短视频等平台上积累汉服相关信息。希望了解新汉服行业信息时,短视频等社交媒体上积累的汉服圈层信息会吸引新人群,实现圈层的不断扩展。汉服相关信息传播渠道逐渐聚集到短视频平台。 汉服相关平台传播占比 社交媒体是汉服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以抖音为首的短视频平台,为汉服文化的升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汉服爱好者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分享穿着体验、吸引大量粉丝关注、对传统文化关注和热爱。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新汉服穿搭等内容获得较高播放次数,获得大量粉丝受众喜欢。抖音平台相关话题传播力度遥遥领先。 汉服行业消费者规模 近年来消费者娱乐需求也更多转向线上,两相叠加导致近几年的消费者规模增速不及过往。汉服目标消费者中,男性用户占比25.2%,女性用户占比74.8%,女性用户占比优势明显,是绝对的核心群体。从年龄分布来看,35岁以下的消费者群体占71.4%,其中18到25岁占比接近三成,这表明新汉服的主要消费人群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未来消费增量潜力巨大。 汉服的购买频率及考虑因素 每季度购买1-2次汉服的汉服爱好者占比为47.8%,每半年购买一次汉服的汉服爱好者占比为27.8%。消费者不购买汉服较多考虑因素是不实用、影响出行和穿着过程较为繁琐。汉服品牌可提高汉服的实用性,采用轻薄的面料制作汉服,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汉服的场景分布情况 短视频个性化社群塑造能力使得新汉服消费小众群体有可能更进一步细化,集合个性化社群传播可以有效推动个性化营销,以解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不同动机。也可以在其他市场中了解多样化的消费者群体细分市场。目前新汉服在活动、节日、旅游等各类领域均有市场。围绕不同市场需求定制营销策略,以此推动各类个性化市场发展。 全国汉服商家地区分布 淘宝汉服商家数量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山东、浙江、广东、四川和江苏,占比分别为21.5%、18.8%、13.5%、12.6%和11.6%。浙江、广东等地区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电商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人才储备充足,纺织业发达,未来浙江、广东两地汉服数量仍会继续增长。 汉服行业的发展方向 喜欢改良汉服的中国消费者占比35.3%,喜欢传统汉服占比46.5%。中国消费者认为改良汉服日常穿着还是有些繁琐占比43.8%,汉元素应用有明显割裂感、不够日常、服装面料不够有质感、轻便和耐磨和美感不足、不够细节分别占比43.3%、42.4%及37.4%。汉服未来改进方向为轻便、日常。 汉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创新设计 企业将更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推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产品,创新设计将成为主流趋势。 产业链优化 上下游环节将更加紧密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数字化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将被引入,推动产业升级。 国际化发展 中国汉服品牌将积极参与国际展览和交流活动,推动汉服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发展。 多元化消费场景 汉服将更多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旅活动中,如汉服酒店、汉服旅拍等新型文旅产品将不断涌现。
END